根据人民银行的新规,从12月1日起,银行开始全面提供转账受理后24小时内可撤销和延迟到账服务。这一防范电信诈骗的新措施,在执行第一天就发挥了效果。多起电信诈骗被成功堵截。然而,也有民众反映,为新规“量身定制”的新型诈骗手法也随之而出,需要警惕。
据江苏省公安厅网络安全保卫总队官****@江苏网警发文称,日前有市民在自助柜员机取完钱正准备离开时,突然凑上来两名男性人员,向刚取完钱的市民问道:“你好,因我的卡今日取现额度已用完,能不能帮个忙,我把钱转给你,然后你再取现金给我”。这一幕被路过的银行工作人员看到后,立即上前询问详情。因诈骗行径败露,两名男性人员立即转身离开。经工作人员提醒才知道,原来不法分子利用新规中“转账24小时可撤销”这一点,抓取市民在ATM机取款时机,借口“自己取款额度达上限”,请求对方借给自己现金并以转账形式返还,在拿到现金后,不法分子便会前往柜台撤销转账,以此来骗取市民钱财。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诈骗分子不仅看上了普通市民手中的钱,还盯上了各大厂商手里的“肉”。近日,就有网友接到了一个陌生订货电话,对方要求配5000块的货,并发送ATM转账凭证给自己,借此不停催发货,当时打银行客服查询确实有这交易,但24小时后再查询时该笔交易已撤销。
这个新规的初衷是给受害者提供一粒“后悔药”,从一定程度上防止电信诈骗的发生,然而上有政策,下就有了对策,骗子们竟然利用新规漏洞相应升级骗术,对尚不了解新规定的市民频频下套。
事实上,在网络诈骗无孔不入的今天,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早已不是单一的某种形式,一些随生活细节衍生、而又打着法律擦边球的诈骗路数变化多端,目前最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主要包括:汇钱救急诈骗、刷卡消费诈骗、退税退款诈骗、幸运中奖诈骗、冒充领导诈骗、老公出轨照-裸照艳照门诈骗、红包诈骗等7种形式,千奇百怪的作案手段总是令人防不胜防。
从个人到行业乃至整个生态,日益猖獗的网络诈骗正威胁着社会每一份子的财产安全,保护大众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已成为各大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共同的责任。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电信诈骗事件愈演愈烈,诸如此次利用央行新规而生的新骗术未来也将持续出现,对此,专家提醒市民要加强自身防范意识,通过手机安全软件加固保护个人财产安全。同时,要大力度联动政府、运营商、终端厂商等全力打击网络诈骗,努力为市民营造更加安全的网络环境。
小编提醒:
根据银行新规,在ATM机上转账时,除同行同户名的卡,其他均在24小时后才能到账,且24小时内可撤销转账。不法分子以“先转账、再取现”骗取受害者信任,在拿到现金后,便会前往柜台撤销转账。广大网友及银行工作人员如发现类似情况,请立即拨打110报警。对于企业或个体工商业者,如果有必要,可以要求客户通过银行柜台或电子银行转账,后两者是实时到账的。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