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故事 > 流沙有时比岩石更坚固

流沙有时比岩石更坚固

2016年04月12日 15:16:04 来源:学习方法网 访问量:136
       古代,帝王将相和达官贵人千方百计把墓穴建造得坚固、牢靠,不能说坚不可摧,但用坚如磐石、固若金汤来形容恐不为过。其目的是为了防备盗墓者盗挖,可事实是,许多墓穴仍然被挖被盗,有的被洗劫一空。 
  河南上蔡有座古墓,建造于春秋时代。2005年考古工作者发掘时发现,古墓上被挖开了大大小小17个洞,说明盗墓者不知光顾过多少次。从洞里的器皿、古钱币、矿泉水瓶等遗留物考证,盗墓者来自于不同的朝代,最早的盗墓者来自战国时代,最近的来自现代。他们都对这座墓穴觊觎已久,想盗取里面的金银财宝。他们费了多少心思无从考究,唯一可以考证的是,他们都半途而废,无功而返。因为,考古工作者打开古墓之后发现,里面的藏品大都保存完好。 
  难道这座古墓有什么特别的防盗措施吗?其实,在建造方法上与其他古墓没什么两样,不同的是,其他墓穴砌筑完后都是用土回填,而这座墓穴是用沙回填。 17米深的墓穴,上面回填了11米深的细沙,表层再填土封盖。细沙里放置了1000多块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尖利石块。它被后人称为流沙墓,这就是它防盗的秘密。 
  我们知道,细沙的流动性很强,当盗墓者挖洞时,旁边的细沙会向洞里流动,掩埋刚挖好的洞。当挖的洞很深时,极易造成塌方,轻则把挖开的洞掩埋,重则会把洞里的人埋掉,更可怕的是藏在细沙里的石头,随着垮塌的沙子坠落,成了打击盗墓者的武器。 
  在盗墓者眼里,再坚硬的古墓都不在话下,唯独这座古墓,面对散软的黄沙,他们竟束手无策。 
  这座古墓的防盗构思实在巧妙。一般都是想尽办法用岩石、夯土等坚硬的材料把墓穴建造得坚固。而这座墓穴却一反常规,弃用只有坚硬才坚固的理念,利用细沙的流动性,采用软防御的办法,而且极其成功。谁敢说它不坚固呢? 
  老子曾说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并感叹,这“柔之胜刚”之道,天下没有人不知道的,而很少人能“行”也。 
编辑:康建丽
上一篇:想飞的石头
下一篇:落水者和负重者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繁峙县繁城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山西省繁峙县石龙街59号 电话:0350-5523247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