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丑的区别是什么?读完《丑鸽》这篇文章好久了,我一直在回味着这个问题,思考着这个问题的答案。
可能是我并不了解这篇文章吧,所以我不清楚这篇文章的意思,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我并没有理解。于是,我又读了起来。不知读了多少遍,我终于弄明白这篇文章的意思了。
二十多年来,信鸽一直是“我”的爱物。一天,邻居的小男孩来我家玩,顺便帮我给信鸽喂食。无意间发现一只眼皮上净是白疙瘩的信鸽,就嚷嚷着不给它喂食。在“我”的眼中,任何鸽子地位都是平等的,不分贵贱,也不分美丑。在“我”和小男孩说完话并送走他后,无意间发现刚才被小男孩说长得丑的鸽子离家出走了,从此一去不回。显然,是因为小男孩说他长得丑伤了自尊,觉得呆在这里太没面子,就离开了。自从这只鸽子离开后,有许多鸽子也是觉得自己长得丑而离开了。
任何善良与灵性,一旦涂抹上“丑”的色彩,都有可能酝酿出各种无辜的悲剧。
在乎外表是人自尊自爱的表现,也是人容易虚荣的原因。自然界万物的形态在原始的眼光里本无所谓美丑,但生活在文明社会里的人,不得不接受既成的文明,于是有了“美”与“丑”的分别,人也因此高兴或者痛苦。对此现象,作者展示了批评和怨恨,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不幸长得如故事中的信鸽,也应该坦然面对,“自行消失”肯定不是聪明的做法。
我不禁疑惑起来,心想:难道人的审美天性与鸽子的灵气会产生同感?难道动物也和人一样惧怕戴上“丑”的镣铐?
我真希望,这世界上不再有美丑之分,人们不要再惧怕自己带上“丑”的镣铐,应该乐观的对待生活,对待每个人,动物也是一样的。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