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三化学期末复习重点

初三化学期末复习重点

2017年01月06日 10:03:57 来源:学习方法网 访问量:163
初三化学期末复习范围和要点 
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范围: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单元   自然界中的水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重点是五、六、七、八单元  
复习指导: 
1、回归课本,认真看书。充分利用各栏目分类读课本,划、想、联系。 
2、参考下面初三化学期末复习要点复习,要求每个知识点必须准确理解忆记,及时查漏补缺。 
合理分配时间复习,必要时请家长听写相关内容。 
3、注重知识的落实(见期末相关复习卷子)熟悉各种考试题型,养成好的答题策略:在重点字下面划线, 
多读一篇,合理取舍。答题按信息走,答语一定要准确,无懈可击。切实提高审题和解题的能力。 4、复习期间各区期末试题要求题题过关,认真体会其难度和命题思路,争取期末取得好成绩。  
初三化学期末复习要点: 一、重要的化学概念 (一)物质的分类 
1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例:空气、天然水、过氧化氢溶液、石灰水、碘盐、煤、石油、天然气等 2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例如:水、纯净水、蒸馏水、二氧化碳、氧气等 3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金属单质:铜Cu、汞Hg等  非金属单质:氧气O2、氮气N2、金刚石C 稀有气体:氦气He、氖气Ne 4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MgO、KMnO4、Ca(OH)2、NaCl 
5 氧化物:由一种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例:水H2O、氧化铁Fe2O3、四氧化三铁Fe3O4 
  
 
(二)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 
宏观: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微观: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水H2O、氧气O2、氮气N2、氢气H2、二氧化碳CO2等。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金刚石C、石墨C、硅Si、金属(如:汞Hg)。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Na+
 和Cl-
)。
 
 
相关概念: 
1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表示方法:元素符号。例:H、O、Fe、S 2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表示方法:化学式。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是水分子,不是氧原子和氢原子。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不可分),实则是原子核不变,而核外电子(尤其是最外层电子)一定要发生变化,否则就不能生成新物质。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表示方法:离子符号。 
阳离子带正电荷如钠离子Na+,钙离子Ca2+,镁离子Mg2+,铝离子Al3+,铵根离子NH4+; 
阴离子带负电荷,如氯离子Cl-,硫离子S2-,氢氧根离子OH-,硫酸根离子SO42—,硝酸根离子NO3-,碳酸根离子CO32- 4原子的构成      
(1)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      离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离子显电性。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 (3)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会画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例:氯原子Cl      
(4)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它们的原子核相同(即质子数相同,中子数相同),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核外电子数(主要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原子呈电中性,而离子显电性。 5 元素              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1)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 地壳里、生命细胞中和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氧(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 
(3) 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或说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1个单位负电荷            1/1840(不计) 
质子       1个单位正电荷             1 
中子            0                     1 
电性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核 
核电荷数 第一电子层 第二电子层 
第三电子层(最外层) 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或说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还决定元素分类: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在1~3为金属元素、 
一般在4~7为非金属元素、8为稀有气体元素(氦为2)。 
(4) 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氢___氦____碳____氮_____氧_____氟_____氖_____钠____镁____ 铝______硅_____磷_____硫___氯____氩___ 钾___钙_____锌____铜___铁____汞___银___钡____锰_ _铂___  金___碘_____ 
(5) 元素符号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有时还能表示一种单质如Mg。 H   氢元素;一个氢原子  
(三)物质组成的表示:化学式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镁    锌    铝    铜    铁   汞    氢气    氯气    氧气   氮气   碳    磷    硫    硅   氦气       氖气    氩气     氧化钠      氧化钙       氧化镁     氧化铝     氧化铜     四氧化三铁      二氧化碳       五氧化二磷       二氧化硫      二氧化锰     氧化汞     氧化亚铁       氧化铁       水      三氧化钨       盐酸     碳酸     氢氧化钠      氢氧化铜        氯化钠     氯化锌      四氯化硅      硫酸铜      硫酸铝     硝酸银     碳酸钙    高锰酸钾      锰酸钾       甲烷      乙醇      
 
2.化合价 
+1价:H、Ag、K、Na、NH4, +2价:Ba、Ca、Mg、Zn、Cu、Hg、Fe(亚铁) +3价:Fe(铁)、Al   -1价:F、Cl、Br、I、OH、NO3  -2价:S、O、SO4、CO3 (1)通常H显+1价、O显-2价是推算其它元素化合价的基础。 (2)具有变价的元素,重点是Fe可显+2价(亚铁)或+3价(铁)。 
(3)化合价法则: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3.数字的意义(微观): 
①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2O:两个氧原子 
②元素符号右下脚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原子的个数。  O2: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③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2O2  前面的2表示两个氧分子, ④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2Na+两个钠离子 
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如:两个氧原子:2O(而不是O2,O2是分子);  7个二氧化碳分子:7CO2;  两个钙离子:2Ca2+
编辑:康建丽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繁峙县繁城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山西省繁峙县石龙街59号 电话:0350-5523247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