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园地 > 一则笑话启人三思

一则笑话启人三思

2013年03月14日 17:25:16 来源:繁峙县繁城中学 访问量:331

 

    春秋时期,有个叫仲由的人,一次在集市闲逛,见一买主与卖主争吵,就走了过去。卖主说:“我一尺鲁缟三钱,我买8尺共二十四钱,少一个子也不行。”买主争辩道:“明明是三八二十三,你多要一钱是何道理?”仲由对买主说:“三八二十四才对,你错了。”可买主固执己见,并问仲由敢不敢打赌。仲由性烈,他以新买的头盔作赌注。买主也不含糊,赌注居然是项上人头。二人击掌为誓,然后去找孔子裁决。
    孔子问明情况后,笑着对仲由说:“仲由,你错了,快把头盔给人家吧。”买主得意地拿着头盔走了。仲由大惑不解地问:“老师,分明是三八二十四,你为何判他对呢?”孔子说:“你输了,头盔还可以再买,若是那买缟人输了呢?”仲由猛然醒悟。
    用一个头盔换一条性命,这是智者的善良。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权衡轻重,如果与原则无关,不妨退后一步,给人一个台阶。
    无独有偶,说古时有两个人激烈争论,一个说《水浒传》上的好汉黑旋风名叫李达,另一个说那好汉名叫李逵,两人打赌二十元钱。官司打到一个权威那里,权威判定:那好汉就是李达,说李逵者输二十元钱给人家。事后,说“李逵”者不服,找权威评理,权威答曰:“你不过损失了二十元钱,而那小子呢,我们害了他一辈子!他从此认定那好汉就是李达,还不出一辈子丑吗?”对谬论唯唯诺诺随声附和,恰恰是对谬论的最大惩罚!也是对谬论者无情的讽刺!
还有一例,也是古代两个人发生了争论。一个人说四七二十七,另一个人就纠正他,说四七二十八。说四七二十七的人不服,坚持说四七二十七;另一个人坚决纠正他,一定要他承认四七二十八。两个人争论不下,官司打到县令那里,要弄个明白。县令听罢,就作出判决:对坚持说四七二十七的人无罪释放,对坚持说四七二十八的打屁股二十八板。事后有人觉得这样的判决没有道理,坚持四七二十八的人太冤了,便问县令。县令答道:“那个人糊涂到四七二十七的程度了,可是这个人还要和他没完没了地争论不休,和糊涂人争论就是更糊涂,不打他打谁?”
    真是妙论!首先,这说明了一种智慧。一个有智慧的人,不应该在无需争论便可以明白的常识问题上和人争论。如果争论便是无智,这是一种不争论的智慧。
    其次,坚持四七二十八挨板子,这样辛酸的事太多了,这样无辜的人现实生活中真是太多了。真是令人叹啊叹,思复思啊!

 

 

编辑:康建丽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繁峙县繁城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山西省繁峙县石龙街59号 电话:0350-5523247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