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全新闻 > 广州牵头调研儿童网络安全:超半数父母未加孩子微信微博

广州牵头调研儿童网络安全:超半数父母未加孩子微信微博

2016年09月29日 11:57:01 来源:中国安全教育网 访问量:156

    近日,国内首份儿童网络安全研究报告出炉。这也是国内首次专门针对儿童网络安全问题进行的最大范围的专题调研。研究发现,新媒介在儿童中的渗透率远超大人想象,其中也隐藏着不少网络风险。


    在近日举办的第三届广东省网络安全宣传周上,国内首份儿童网络安全研究报告出炉。报告由广州市少年宫牵头,联合全国18个主要城市青少年宫,对20000多名3~14岁儿童及其家长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网络隐私  儿童缺意识


    该报告指出,如今儿童数字化成长出现明显的低龄化倾向,早在幼儿园时期(3~6岁),手机接触率为91.8%,平板电脑的接触率为83.4%,电脑的接触率为80.6%。


    到了小学中年级(9~10岁)时,儿童的媒介使用行为迅速拓展,初步发展到和成人使用行为相差不多的“小用户”。初中(13~14岁)时期还进一步成为新媒介传播者、创造者,数字化技能的很多方面都超过了父母。


    儿童在个人隐私保护方面存在隐忧:“如果在网上要你填真实资料,你会怎么办?”只有32.5%的孩子会先询问父母意见,而直接填的比例从小学低年级的2.9%上升到初中的10.5%。


    网络安全  家长缺责任


    调研报告指出,家长的失误是导致风险加大的原因之一。


    首先是没有成为孩子的数字好友,有44.7%的家长没有在QQ上,55.8%的家长没有在微信上,62.9%的家长没有在微博上和孩子加为好友。


    第二个是没有实施有效的安全措施,61.7%的家长没有为孩子筛选过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应用程序,67.7%的家长给孩子平板电脑时没有约定玩的时间和内容。
 

    第三没有成为孩子数字媒介行为习惯的好榜样:在孩子们的印象中,爸妈在家最喜欢玩手机。最后,家长在孩子面前越来越早没有了影响力,当被问及“学习上遇到问题的求助对象是谁?”孩子们表示,当在小学中年级时,首选的是妈妈(34.1%)或爸爸(17.5%),但到了初中,他们更倾向于找同学(25.4%)或上网自己找答案(21.4%)。


    “五步法”保护网络安全


    1.把握一个原则:趋利避害,要善用新媒介,避免不良影响,让孩子安全、健康、文明地使用新媒介。


    2.区分把握好两个阶段:8岁前与孩子建立规则,培养媒介使用习惯;8岁后沟通取代权威,培养自主选择和判断能力。


    3.关注三大问题:关注孩子可能在网络世界中遭遇的安全问题;关注孩子无节制使用电子设备的成瘾问题,关注媒介与亲子关系的问题。


    4.培养四个能力:自控力、专注力、交往力和判断力。


    5.善用新媒介的五种功能,使之成为孩子学习的好帮手、生活的好助手、益智的好玩具、沟通的新渠道、表达自我和参与社会的好方式。

编辑:康建丽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繁峙县繁城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山西省繁峙县石龙街59号 电话:0350-5523247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