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恕俭是我的山东老乡,曾经是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后来随夫人迁居北京,再后来因为某种机缘,进中国教师报做文字编辑。
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历史。我现在就把“博客”当成了“历史”,把“撰稿人在路上”当成了《梁恕俭传记》。望着日渐丰满的博文,那是怎样的一种享受啊!仿佛欧也妮葛朗台在查看他密室中的财宝,仿佛计件工人正在清点自己的产品以便领取薪水;仿佛梦想家的希望正在一点点实现……回顾自己的文字就像凝望自己的孩子,那是圈外人难以体验的心情。
然而,这又不仅仅是把思考变成铅字这般简单的事情,从教师到编辑,职业的转换并未曾销蚀和迷失他日渐强烈的角色感和深深的教育忧患意识,他“志在教育”,这样说:
教育本是一项传承人类文明、铸造民族精神的经天纬地的公益事业,却被升学率、择校费、课外班……搞得焦头烂额,疲累不堪。
上学本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扬精神的一种乐事,却被弄得恹恹欲睡、乌烟瘴气、舍本逐末,“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竟成为中小学生乞求的底线。
教育,我为你悲泣!
但假如你以为他只会发发牢骚、抱怨几句那又错了。就在前不久,我告诉他,如果有机会,我依然希望他能在课堂上,在我看来做一个真正的教育“行者”远远比做一个教育“作者”更有价值,教育的源头在课堂。他的确开始“溯源”而上回到了课堂,不是“重操旧业”而是“创造新篇”,我当然相信,基于他现在的“认知”水平和“职业”水准,根本不可能再容忍自己“传统”下去了,他早就超越了某些传统“名师”很多倍了,当某些专职教师依然在苦恼于课改很难时,他这样说:
课改并无玄妙,只要厘清一些概念,回到源头上审视常识,往往会有顿悟之感。比如,“学校”之所以不叫“教校”,可见,“学”比“教”重要得多;“教学”、“教学”——“教”的其实是如何“学”;“学生”、“学生”——“学”之重点在“生成”;“生成”、“生成”——没有“学生”的参与什么也“成”不了;“生动”、“生动”——唯有学生动起来,才有课堂的精彩。
当然,身为一个编辑,文字依然是他现在主要的生活方式,这是他的“教育史”,也是很多和他一样曾经为教育纠结、在命运中挣扎、在精神中求索的同类人共同的教育史。这部书可能会映照、呼应、投射出共同的阅读感佩,当然这是一部署着他名字的书,名因而我要特别祝贺他,希望这些带着他体温和呼吸的文字,既能成为他生命过往的“集结”,又能成为他思想和精神的“出发”。我欣赏他的这样一段文字,借用来作为这篇序的结尾——
写作到底为什么?不为名誉,不求财富,就为做个最好的自己,让时光不虚度,让青春有作为。今番博客的盛行给爱好写作者提供了绝佳的舞台。看到那些妙笔生花者日博一文,更是找到了学习的榜样,而榜样的激励作用是无穷的,在互相攀比暗中较劲的氛围里,思想的火花便随处迸发,美妙的文章也就应运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