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全新闻 > 悲剧!又见小孩溺亡,有备无患,夏季防溺水必看!

悲剧!又见小孩溺亡,有备无患,夏季防溺水必看!

2017年05月27日 16:27:07 来源:中国安全教育网 访问量:114

随着天气一天天炎热,很多人已经忍不住下河畅游一番。5月20日,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又双叒一次发生了。金华永康江下园朱河段,五名孩子下河三人溺亡!分别为9岁、10岁、11岁!

 

在全世界突发死亡事件中,溺水是第三大可预防的致伤亡因素,所有死亡事件中的0.7%归因于溺水。据WHO统计,全球每年由于溺水死亡的大约为50万人。欧洲每年大约3万人死于溺水,相当于每天大约有80人溺水死亡。据统计我国儿童溺水死亡率约为8.77/10万,0-14岁儿童占溺水死亡人数的56.04%,溺水是0-14岁年龄组儿童的第一死因,平均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死于溺水。

 

溺水后如何自救?

 

1.溺水后要保持镇定,尽量将头后仰,口向上,口鼻露出水面后进行呼吸呼救。

 

2.不可以把手上举胡乱打水,以免身体下沉;双手划动,观察施救者扔过来的救生物品,迅速靠上去。

 

3.当施救者游到自己身边时,应配合施救者,仰卧水面,由施救者将自己拖拽到安全地带。

 

4.溺水后保存体力,等待救援是最重要的。会游泳的人如肌肉疲劳、抽筋也应采取上述自救办法;及时甩掉鞋子和口袋里的重物,但不要脱掉衣服,因为衣服能产生一定的浮力。

 

万一遭遇溺水事故,自救是首要求生手段!正确的自救方法,不仅能为营救赢得时间,更有可能成为救命的关键。

 

有人溺水应该如何施救?

 

1.发现有人溺水要马上拿出手机拨打120电话,打完电话迅速投入抢救中去,但要注意方法。

 

2.施救者下水后不要从溺水者的正面靠近,应该从后面或侧面包抄施救,以仰泳的方法把溺水者带到安全处。

 

3.救援时最好将溺水者向上托出水面的同时自己主动下沉,溺水者一旦呼吸到空气就不会拼命抓紧,此时施救者再伺机解脱完成救助。

 

4.在救助过程中一定要使溺水者的头面部露出水面,保证其顺利呼吸,减轻溺水者的危机感和恐惧感,减少挣扎,使施救者节省体力,顺利地脱离险境。

 

5.特别强调的是,如果救人者不熟悉水性和水域情况,千万不可冒然下水,否则不但救不了人,反而徒增伤亡。像湖南韶山学生溺水事件中救人的女生,以及河北邯郸大学生溺水事件中救人的几名男生,都是因为不熟悉水性或水域情况,不仅没有救人成功,反而白白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令人痛惜不已。

 

正确的急救方法

 

正确的急救方法应该是第一时间采用心肺复苏术(CPR),是对患者呼吸、循环的恢复及脑复苏最有效的支持。具体如何处理视孩子的具体状况而定。

 

清醒,有呼吸有脉搏:立即呼叫120,然后陪在孩子身边并注意保暖,等待救援人员或送医院观察。

 

昏迷(呼叫无反应),有呼吸有脉搏:立即呼叫120。如果溺水者口鼻中有异物(如水草、淤泥等),应清出异物,同时检查溺水者有无外伤,存在头部或颈部外伤者应避免自行搬动;无外伤者,应使其保持在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等待过程要密切观察呼吸和脉搏情况,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昏迷,无呼吸有脉搏:类似假死状态,无呼吸,脉搏微弱濒临停止,此时应清理溺水者口中的异物,进行人工呼吸,脉搏心跳即可迅速增强。恢复呼吸后,保持侧卧位,注意保暖,等待120的到来。

 

昏迷,无呼吸无脉搏:立刻清理口鼻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施救过程中,应同时呼叫120,并持续人工呼吸、胸外按压至患者呼吸脉搏恢复或急救人员到达。

 

关于溺水的常见误区

 

1.利用倒立、顶腹部、拍背等方式排水,不管哪一种排水法,都是错误的。水一般不会阻塞气道,因此不需要排水,而应进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此外,对溺水心脏骤停者,排水会耽搁急救时间;对有意识有心跳的,排水无益有害,容易导致误吸或受伤。

 

2.孩子溺水后,叫不应就需要人工呼吸。对于有呼吸的溺水者,是不需要人工呼吸的,特别是昏迷而有呼吸的。在发现孩子溺水后,要通过脉搏、呼吸、意识三方面来判断情况,而不应该仅通过“能不能叫答应”。

 

溺水的关键在于预防和安全教育

 

所有的急救方法,对于溺水者而言,都只是亡羊补牢,救治效果非常有限。由于我国民众普遍缺乏急救知识,甚至对急救知识讳莫如深,认为不吉利,广泛在民众中开展急救培训非常困难。加上溺水多发生于农村,少数发生于城市河道或泳池,越是教育水平低下的农村约难开展急救培训,接受能力也远远不如城市。溺水者遇到科学有效的急救员的及时救治的可能性并不高。因此,应该加强溺水的预防、教育和培训,强调预防大于急救。

 

加强青少年儿童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宣传非常重要,但是一味告诉他们这不准那不准,不能解决问题。儿童好奇心重,喜欢探险,加上天气炎热,到水里纳凉的想法当然极具诱惑。很多时候,你越是不让他们做某件事情,他们可能更愿意尝试,这无疑增加安全风险。

 

溺水事件在中国非常普遍,宣传仍需加强,暑期可以致家长书信。有条件可以在游泳馆戏耍,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获得玩水的快乐,学习过硬的游泳技能。不能陪伴的家长或者游泳设施不全的地方,该禁止就禁止吧,或许能减少悲剧的发生。

编辑:康建丽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繁峙县繁城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山西省繁峙县石龙街59号 电话:0350-5523247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