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江之子涉嫌轮奸案,是近来最大的一个舆论焦点。人们的视线过多集中在这个出身于明星家庭的孩子身上,忽略了与他同案的4个嫌疑人中,只有一个已成年。不管这起案件如何收场,对未成年人犯罪等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更多的理性反思,而不仅仅是呼吁严惩或者宽容。
同样是今年春节,发生在河南开封的一起事件,让我们的心情久难平静:一名大学生要钱不成即刀捅父母。上述案例或皆事出有因,但追根溯源,都会与教育挂起钩来。
2月22日,中央文明委召开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望子成龙,人之常情,但让孩子负载太多的厚望、烙上沉重的焦虑,就会异化教育化人、育人的本质。
一是拼学习。为了把孩子培养成出人头地的“龙”,为了在人多资源少的时代谋求一个好出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一些家长除了给予孩子在物质上“厚爱”外,在学习上更是一掷千金。他们以为:家教就是家学,学习就是无休止的培优,人才就是成绩好。五花八门的培优班、奥赛班,压得孩子们透不过气,对孩子们的品性修养却较少过问。在部分学校那里,教育就是升学率,教育就是考上重点大学,只顾填鸭式地灌输知识,不管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二是拼爹。有的人学习或品性不好,但只要有个有钱有势的爹,照样可享受稀缺的教育资源,可以找到待遇高的工作,让贫寒人家子弟望尘莫及。
望子成龙本无可厚非,只是,要先学会做人。不能成人何能成龙?“人”的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成为阳光快乐、勤奋学习、有责任感和爱心的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首先要涵养一种公民意识,既懂得什么是应得的权利,还知晓什么是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其次要追求真善美,敢于求真、向善、致美。再次是崇尚创新创造,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说到教育,人们都把目光投向学校。其实,正如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同志日前所说,只有把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完备的教育体系。
家庭教育是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眼中,父母就是榜样,父母的价值取向及言谈举止就是孩子的风向标。出了问题的孩子,往往来自有问题的家庭,而德才兼备的人才,都能在他们的家庭教育里找到正能量。
学校教育是关键。学校的功能就是教书育人,他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求知,更要教会学生做人。老师说什么或做什么,怎么说或怎么做,对学生人格的养成和心智的影响往往是一辈子。一个调皮捣蛋、“无可救药”的学生,如有幸遇到一位有爱心有责任感懂科学方法的老师,很可能会从此改变命运,书写新的人生;相反,一个有潜质的学生,往往可能因为老师的简单粗暴而自暴自弃,毁了前程。
社会教育是镜子。青少年终究要走向社会,家庭和学校熏陶得再好,如果社会上假丑恶的东西太多,这一方面会让青少年产生巨大的认知反差,另一方面还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不要以为孩子们都在埋头学习,对社会上的事不闻不问。全媒体时代,无论好事坏事,都难逃过孩子们的眼睛,社会这面大镜子常常成为孩子们的参照。为了给下一代做个好榜样,所有成年人,当好自为之。
编 辑 康建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