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全新闻 > 看住孩子 勿让这些危险物件伤了孩子

看住孩子 勿让这些危险物件伤了孩子

2017年03月10日 16:01:32 来源:中国安全教育网 访问量:147

两岁的孩子林林(化名)至今仍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监护室内抢救,生命垂危。林林的家长怎么也想不到,房梁上的一根绳子差点要了儿子的命。

 

原来,林林一家住在大朗一间出租屋里,父母担心没吃完的腊肉会招来老鼠,就把肉放在篮子里用绳子绑着吊在房梁上。

 

3月6日下午,林林不知怎么了就吊在了绳子上,家长发现时,孩子已经离开大人视线有20分钟。当时孩子的脖子被绳子吊着,全身软了,没了呼吸和心跳。

 

而不到半个月前,市妇幼保健院就刚收治了一个在家里水桶溺水的9个月大的孩子,家长竟然在孩子溺水半小时后才发现。此前,各大医院儿科接诊的误吃降压药、老鼠药,误吞别针、耳塞、戒指、螺丝钉的孩子也并不少见。家里很多东西随时都可成为伤害孩子的“凶器”,家长一定要看好孩子啊。

 

让孩子远离这些物件

 

1.水容器:水桶、水盆等

 

在东莞,孩子在家里的水桶、水盆溺水已不是第一次见了,就在今年1月17日,一名两岁的幼童在家中玩耍时,掉进了水桶溺水,去年6月和9月分别有两个孩童在家溺水。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监护室主任医师周新龙特别提醒,家里的水桶等水容器在不用时,不要盛水。

 

2.细小物件:硬币、笔帽、别针、耳塞、戒指、螺丝钉等

 

记者从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市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了解到,家里带的一些小物件很容易成为伤害孩子的“凶器”。

 

例如,市儿童医院接诊过一个1岁9个月小宝贝喉咙里卡着东西,憋得难受,急诊拍片提示一枚直径约22毫米的戒指卡在食道里。 此前,一个1岁半的男孩因为肚子痛呕吐发热送到医院,检查才发现他吞了3枚螺丝钉,1枚吸铁磁,小肠都被螺丝钉刺穿孔了,而大意的家人竟不知孩子什么时候吞下的。

 

康华医院耳鼻喉科和消化科等还接诊过误吞别针和耳塞的孩子,别针还是张开的。

 

医生提醒,5岁以下孩子活泼好动,喜欢手中抓一些诸如棋子、硬币、小钉子、纽扣、回形针、玩具小零件放入口中,一不小心就吞入肚子里。

 

3.药品和化学品:灭鼠药、酒精、清洁剂、大人的药物等

 

家里的药品,如果没有放好,也可能成为伤害孩子的“凶器”。

 

此前,本报曾报道过石龙一位3岁的男童嘴馋把家里老人家的降压药硝苯地平当糖吃,就诊过程中一度血压为零,心跳、呼吸停止,经过艰难的抢救和细心的治疗,最终痊愈出院。

 

还有一位2岁的小女孩,独自一人在家门口玩耍时,看到垃圾桶旁边有一包公仔面,往嘴里塞,没想到是邻居用于灭鼠的面食,其中混有老鼠药(毒鼠强),幸好被及时发现送医,经治疗后痊愈。

 

医生提醒,在孩子眼中,颜色鲜艳的毒谷(灭鼠药)、糖衣包着的各种药物看起来像糖果,装在瓶瓶罐罐里的烈酒、农药、灯油就像好喝的可乐,极具诱惑。家里大人的药物一定要妥善放置,不要让孩子接触到,特别是家人有一些慢性病的,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每次服药之后要收藏好。家里的有毒物质如农药、清洁剂以及药物也应该单独摆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必要时上锁。

 

小编提醒:

 

在出生至3岁这段时间,婴幼儿的好奇心强、好动,对什么都感兴趣,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一些家长(监护人)忙着工作而疏于对儿童的照顾,居室布局或物品放置使用、管理不合理,很多意外伤害发生时,孩子都不在家长视线范围内,因此,要密切关注孩子,预防意外发生。

编辑:康建丽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繁峙县繁城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山西省繁峙县石龙街59号 电话:0350-5523247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