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实施课改以来,身为第一线的任教老师,从课改理念的学习,到深入课堂进行课改实践,我从中受益匪浅。可以说教学的思考促进我的专业成长,专业成长让我尝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同时挑战与机遇并存, 收获与困惑共赢。
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好课留给学生的精神是永恒的。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语文教师尤其如此。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秉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课改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新的课改中,进行“小组学”“小组展示”,学生的自主性增强了,自由活动的空间更大,于是,课堂上有了“我来说几句”,“我来评价”,“我想邀请”等这样一些以前老师说的语言。优秀的学生俨然就是一个个小老师的样子,让他们体验到了以前不曾体验的优越和自信。课堂气氛热烈,大声读的,认真教的,真心赞美的。我想,此时的孩子们已不觉这是有任务的学习,而是一种快乐的体验。鼓励孩子们互评、自评,送同学一个大拇指,送自己一张笑脸......一句真心的话语,一个小小的动作,无不传达着一份关爱,一份快乐!
课改增强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小组学习与个体学习最大的不同在于需要合作,凸显集体的力量,作为独身子女的一代,自我为中心,不能与人正常交往,不会合作是一个通病,而“小组学”这种形式就必须要求他们在小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小组中与人合作,与人交往。开始虽然矛盾多多,正是显示出他们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欠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这些学生在小组之中更能与人相处,班上同学之间发生矛盾的事情也减少了很多。他们多了些许宽容,少了些许尖刻,心中知道有我,也会明白还有“他人”。
课改进行到此处,我看到了一些实效,同样还看到很多迷惑,感到很多不知所措,也还有很多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比如课堂的实效性,语文课本上细节的知识点,放手出去之后语文的基础不够扎实,老师对于学困生的把握,期末的千方百计 “抓质量”,小组长的培训不及时、指导不到位,小组内的个性学生如何教育,课堂评价积分影响教学进度等这些问题还需要继续探索和改进。我想,只要我们全体教师敢于大胆改革、尝试,勇于实践、创新,一定能够实现课堂的实效、高效,迎来繁城教育教学美好的明天!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