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文章 > 我与课改共成长 光晓芳

我与课改共成长 光晓芳

2016年04月01日 14:41:56 访问量:195

带着课程改革的浓浓春意,沐浴创新教育的缕缕阳光,花季的雨露和园丁的微笑一齐映进我的视野。从学校课改至今,我们一路摸索,一路成长;从网上观看新课改的模式到这次有幸到广东云浮的考察学习,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效用。对老师而言更是一次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颠覆性改变。学习归来,受益匪浅,收获如下:

一、观念要变、心态要稳
   要树立的观念就是要相信学生,大胆取舍。我们在教学中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指导下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我认为,我们所谓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就是把教学大纲中的所有知识点的展开,面面俱到地给学生讲解完成,我们的任务是“教完了”。即使是让学生活动,我们往往也在学生活动完成后,还是要再讲述一遍进行强化,所以内容总是进行不完。究其根源,还是因为我们的思想上没有彻底地转变,我们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我们不相信学生,我们不敢大胆取舍。所以对于这种的教学观念和思想我们一定要大胆取舍,敢于创新!当然这个取舍的度要参照课标而定。
   二、课堂上要教会学生怎样学
    教学讲究实效避免形式化。例如,教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概括文章内容,可是怎么说,怎么概括完全不清楚,结果学生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概括就怎么概括。教师应给学生一些方法和要点的提示。还有,在朗读中教师总是说“读你喜欢的”“用你自己的方式读”看似尊重学生个体,实际是无策略,无方法。朗读教学中要授之以“渔”。朗读是品味文章的一个重要手段,好的朗读要建立在理解课文,品味课文语言之上的。所以在教学时要多问几个“这里应该怎样读”,“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语调来读”,“为什么要这样读”等,这样在教会了学生朗读的方法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文章的情感,可谓一举两得。此外,还要注意,抓重点语句来进行朗读训练。

三、教学中要把握好课堂讨论

安排学生合作讨论、小组学习,表面上热热闹闹、生动活泼,实际上真正参与讨论问题的学生凤毛麟角,其余的学生要么在小问题上纠缠不清;要么一言不发,洗耳恭听;要么浑水摸鱼,讲题外话。因而有时候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并无实际效果,而且浪费了时间。从而也导致了一种极端化的趋势,好的学生更好,差的学生更差。因此课堂上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例如设计“你觉得哪里写得最精彩”,“文章的哪里令你最感动”等问题时,要明白有怎样的目的性:想让学生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想要得到什么?是对写作手法的了解?还是对内在含义的领悟?学生应该从哪个角度,用什么方法和思路去阐明“精彩”、“感动”的缘由呢?在欣赏精彩语段时,不妨先做个山寨版文本,与原文作比较,然后捕捉出异同。此外,面对孩子们的讨论时要注意适时调控,分工明确,不能让孩子们“眉毛胡子一把抓”。

四、让学生多读、多写

写作教学中,首先注重学生平时的语言积累,增加孩子们的阅读量,多和经典著作对话。建议班里的孩子捐书,成立了小图书角。还选出了图书管理员,制定了管理制度。这从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孩子们的阅读量,增长了一些课外见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阅读的兴趣,在鼓励摘抄优美词句的过程中,让孩子们积累了不少写作素材;其次在平时说话中要注意用词准确,语句通顺;再次对学生的习作要给予恰当的鼓励,;最后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尤其是在每次游戏或活动之后,布置适当的小作文练笔。

实行课改后,我明白了课改并非只是教学方法的转变,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思想、观念、方法等各方面的内容,而改变的唯一途径就是钻研新课程标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更新,不断突破,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课改教师。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进步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从内心深处淌出的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编辑:康建丽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繁峙县繁城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山西省繁峙县石龙街59号 电话:0350-5523247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