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全百科 > 生物性危害

生物性危害

2016年10月26日 11:42:49 来源:360百科 访问量:136
        生物性危害(Biological hazard或Biohazard)指的是生物的物质会对人类及环境有危害者。这些物质包括但不限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病毒等的组织切片、液体、固体、气体等。

具有生物性危害的物质,有一个国际通用的图样表示之,而此标志亦收录于Unicode,在U+2623“☣” 。

生物性危害的物质规范于下列的联合国编号(UN number)

UN 2814 (可感染人类的感染性物质)

UN 2900 (可感染动物的感染性物质)

UN 3291 (医疗废弃物)

生物性危害的等级大多以美国的疾病管制中心(CDC)所规范的四等级为主:

第一级:对于人及动物的危害较轻且对于环境的危害为轻微的,主要措施是接触时要戴上手套,接触后要洗手以及清洗接触过的桌面及器皿等。列于此等级的有枯草杆菌、大肠杆菌、水痘等。

第二级:对于人及动物的危害为中等,对于环境的危害为轻微的。列于此等级的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流行性感冒、莱姆病、HIV、沙门氏杆菌等等之病原体。

第三级:对于人及动物的危害为高度的,对于环境的危害为轻度的。列于此等级的有炭疽热、疯牛病、SARS、西尼罗河脑炎、天花、结核菌、黄热病等等之病原体。

第四级:对于人及动物的危害为最高的,对于环境的危害为最高的。列于此等级的有伊波拉出血热、登革热、汉他出血热、拉萨热等出血热疾病的病毒。要处理这个等级的生物性危害物质,需要有间合乎第四级标准的实验室(BSL4或P4)来进行,这类实验室要有极严格的门禁管制,且必定为负压隔离,以避免破损时外漏。工作人员与待处理物品必需要做到隔离(如将物品放在负压的手套箱内或是工作人员穿著完整且独立供气的隔离衣)。

另外日本细菌协会订定了三等级的实验室及规范:

第一级病原体:

一般微生物学实验室用,不需特别隔离。

不管制一般访客的进出。

第二级病原体:

一般的病原性微生物实验室使用。

运作时管制一般访客进出。

第三级病原体:

使用双重门且空调系统与外界隔离。

墙壁、天井、工作台等表面要洗净且消毒。

实验室的空气需以高性能的过滤设备(如HEPA)及紫外线杀菌后才可排出。

需要使用负压隔离的实验室。

严格限制列册的工作人员才可依标准程序进出。

编辑:康建丽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繁峙县繁城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山西省繁峙县石龙街59号 电话:0350-5523247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