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文章 > 尺度 梯度 效度 魏晓玲

尺度 梯度 效度 魏晓玲

2016年04月01日 14:45:16 访问量:185
——浅谈集体备课需注意的问题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呼唤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但是,由于教师是普通人,本身素质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不可能掌握所有,哪怕是所教学科的知识,也有自己的知识缺陷,特别是随着知识发展的日新月异和学生的千变万化,教师要想将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当场回答,也有很大难度。所以我认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需要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成功授课的有力武器。只有在集体备课的深度、广度方面进行深入钻研、领悟,才能自觉地实现教材知识的再创造,才能使教学避免单一化,才能达到一个新层次,新境界。因此,在集体备课工作上,我们应该利用集体的力量使课堂更精彩、更有效、更有活力。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但是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那种不顾及本班学生的实际,采用雷同的教学风格的做法,不仅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久而久之,还会步入另一种教学极端——思维抄袭,最终失去自我。怎样才能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呢? 我个人的愚见是:集体备课应把握好三度:即尺度、梯度、效度。  

首先,集体备课要把握好尺度。                                                            

教学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不单是一个执行者,更要是一个决策者,教师需要创造出特有的班级气氛和学习环境来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教学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环境一方面要求教师勇于开拓、大胆创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人员;另一方面,也呼唤着教师之间相互合作,集体备课就是从集体中获取知识,汲取力量。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并且大家应该达成共识:专家、特级教师的教案只可作为参考,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研讨出来的教学方案才是最符合学生需要的!否则,新课标倡导的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就成了空话。所以我认为集体备课时,必须把握好一个尺度:正确、科学处理好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知识,主要指语文学科基本的语言文字文学方面的内容;能力,指搜集、处理、运用语言文字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现在因为应试教育,教师在备课时难免会出现重知识、轻能力、轻思维的情况,因此正确、科学的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这就决定了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也就决定了语文知识要向生活延伸,要学以致用。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在集体备课时,既要夯实基础,也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其次,集体备课还要重视好梯度。

学生由于本身素质,成长环境的差异,造成个人能力也有不同,这就决定了我们集体备课时必须改变大一统的方法,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不能不顾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而搞一视同仁。

  一流的教师是教人的,二流的教师是教书的。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备好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重视激励,唤醒每位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如果教师只以少数学生为中心来设计教学过程,大部分学生只能成为思维和实践中的矮子,他们的思想火花就得不到点燃,胸中的激情就得不到迸发。我们备课设计问题时不要只让少数几个学生到苹果的味道,而要让所有人都亲自品一下苹果的滋味。只有当学生亲口到了甜味,他才会真正的兴奋起来,才能唤醒他强烈的探究欲望。

再次,集体备课更要关注好效度。

集体备课要注重可操作性和实在性。 集体备课不是形式、作秀,他的指向是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备课是上课的准备、教学的前奏。集体备课如果仅仅着眼于预案是不够的,还必须关注问题的讨论。集体备课的功能如果只是定位在设计教案,就容易使教师只关注教案的各个构成要素而忽视自己的存在,丧失针对性,缺少特殊性,从而流于形式。故每次备课要解决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从哪里来?--应从自己的教情、学情来,也可从教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师那里得到。带着问题去备,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方案更有价值!

总之,备课时,如果我们的教学设计能把握好度,做到合理取舍,并重;注意好"",做到高低结合,深入浅出,那么就一定会取得度。

 

编辑:康建丽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繁峙县繁城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山西省繁峙县石龙街59号 电话:0350-5523247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